易游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

易游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>详情

大暑:饮食清补忌寒凉,静心防湿保安康

来源: 健康辽宁发布时间:2025-07-22

  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农谚道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“小暑不算热,大暑三伏天。”此时酷热盛行,自然界中湿气也依然较重,暑气与湿气夹杂,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。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故智者之养生也,必顺四时而适寒暑,和喜怒而安居处,节阴阳而调刚柔。”大暑养生当做好以下五件事

  一、防暑热

  大暑时节暑热难耐,可适量服用绿豆汤、荷叶粥等传统解暑食物但绿豆性凉,有四肢冰凉、怕冷、便溏等症状的阳虚体质人群过多食用,会伤及脾胃,导致症状加重。制法将芦根、白茅根各10克用纱布包好,加水适量与30克绿豆同煮至熟。去药包,冷、热饮均可,能防暑消暑。

  二、祛暑湿

  大暑时节宜出现湿热内蕴的情况可针对个人体质配制代茶饮,如薏苡仁10克、藿香5克、佩兰5克、扁豆花3克、茯苓5克泡茶饮。适用于暑天湿邪偏重者。

  三、防贪凉

  大暑时节天气炎热,切莫贪凉。室内温度维持在26℃~28℃,避免冷风直吹,定时开窗保持空气流通。夜间入睡时盖轻薄被褥,以防受凉感冒。

  四、调脾胃

  适量食用薏米、芡实、山药、白扁豆等健脾食物,改善湿气重引起的食欲不振、腹泻。推荐药膳:茯苓山药龙眼粥、小米茯苓薏米粥,健脾补气、和中益肾。

  五、畅情志

  大暑时节高温酷热,易出现心烦意乱、食欲不振、急躁焦虑等“情绪中暑”症状。宜采用“心理暗示”和“心理纳凉法”调整情绪,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之中,使自己心旷神怡、心平气和。可通过瑜伽、垂钓、书法、轻音乐等方法调身、调息、调神,度过舒畅、安宁的盛夏。

  作者: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肾病科主治中医师 张诗雪

  审核: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名医堂主任中医师 王圣治

【附件下载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