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游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

易游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>详情

孩子厌学:家长必知的五大“破局”心法

来源: 健康辽宁发布时间:2025-08-22

  开学季将至,部分家长再次陷入困扰,因为孩子频繁以“肚子疼”“头晕”等为由逃避上学,或是对上学表现出强烈抵触。家长们往往心急如焚,却又束手无策。作为心理治疗师,我们常会遇到带着焦虑前来求助的家长。其实,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,家长需要转换思维,从“急于解决问题”转变为“耐心陪伴成长”。以下五个实用策略,可帮助家长应对孩子的厌学困境。

  跳出责任怪圈,正视多元成因

  面对孩子厌学,很多家长陷入深深的自责:“都怪我管得太严”“要是当初不逼他就好了”。这种自我苛责不仅无济于事,还会让人陷入情绪泥潭。事实上,孩子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家庭、学校、社会环境等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。与其纠结对错,不如聚焦解决办法。家长可以坦诚地告诉孩子:“我们遇到了一个小挑战,爸爸妈妈愿意和你一起想办法。”用这样的话语,开启共同面对问题的大门。

  放弃速成心态,接纳康复节奏

  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快速回归校园,尝试换学校、断网、请家教等“猛药”,结果却适得其反。孩子可能出现昼夜颠倒、反复无常等情况,今天说想上学,明天又反悔。要知道,孩子走出厌学的过程如同螺旋上升,并非一蹴而就。家长需放弃“速效救心丸”心态,允许孩子“进两步退一步”。可以和孩子约定,不设定复学时间表,每天只做一件让自己感觉好一点的事,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调整。

  稳住情绪罗盘,筑牢心理港湾

  孩子状态的反复无常,最容易让家长崩溃。当孩子再次表达不想上学时,家长的回应至关重要。避免说出“又反悔,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!”这类否定性话语,用平和的语气说:“看到你今天又不想去学校了,这让你很痛苦对吗?我们先想想,今天做什么能让你舒服点?”用描述事实、共情感受、聚焦当下的方式,为孩子提供稳定的心理支持。

  传递无条件爱,重塑自我认知

  厌学的孩子内心往往充满自我否定:“我是个失败者”“我让父母失望了”。此时,家长的态度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。那些成功走出困境的孩子,他们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特质——即便孩子交白卷,依然会准备热饭热菜。用无条件的信任和接纳替代有条件的期待,让孩子感受到“无论如何,爸爸妈妈都爱你”。这种坚定的信念,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。

  告别修理思维,实现双向成长

  家长如果把孩子当作需要修理的机器,潜意识里就在传递“你不够好”的信号。真正有效的帮助,始于父母的自我觉察。当孩子抱怨作业太多,不是质问“别人怎么能完成”,而是一起探讨解决办法;当孩子拒绝沟通,不是强行打开心扉,而是调整沟通方式;当孩子沉迷游戏,不是简单粗暴地断网,而是理解孩子背后的心理需求。

  教育不是单向的改造,而是双向的成长。当家长放下“必须让孩子好起来”的执念,以平等、理解、信任的姿态与孩子并肩而立时,那些曾经看似无解的厌学问题,往往会在温暖的亲子关系中悄然化解。

  作者: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 安长霞

  审核: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、主任医师 王亮

【附件下载】